7月24日,格非、苏童、王尧、王方红、宗仁发、以及作家班宇、王小王、任白、刘庆等文坛名家学者齐聚长春,以“春京西文学季”为主题,走进伪满皇宫博物院与新民大街历史文化街区开展采风活动,旨在通过作家们独特的视角,深度挖掘和展现长春这座城市所蕴含的诗意特质与历史文化的深邃内涵。
▲图源 | 长春晚报融媒体记者 于家浩
作家眼中的长春气质
展开剩余88%融合工业记忆、地域特色与生活气息
○当文学的笔触聚焦长春,城市的风景与故事被赋予了更为动人的温度与灵魂;
○当文学的目光聚焦于城市深处,那些尘封的过往与蓬勃的当下,都将在作家的笔下重新获得呼吸与心跳;
○当历史与文学的根系在长春土壤中再次缠绕生长,这座城市值得被反复书写的独特篇章,正等待着被世界倾听。
CHUNJINGXIWENXUEJI
此次深度采风,作家们通过实地探访与交流,收集创作素材,激发创作灵感,获取的关于长春的历史纵深感和城市肌理印象,将成为其后续创作的丰富素材库,有望产出具有鲜明长春印记的作品,助力讲好长春故事。
作家们表示,长春的城市气质融合了工业记忆、地域特色与生活气息,形成了东北叙事中独特而深沉的力量。从历史上的东北作家群到当代涌现的文学新锐,长春始终保持着旺盛的文学创作活力,拥有坚实的文学土壤和深厚的文脉传承。
作家眼中的长春印象
“凉爽”“艺术”“工业”“整洁”
▲图源 | 长春晚报融媒体记者 于家浩
从新民大街出发,长春的文化脉络正不断延伸,文学名家深入长春历史文化核心区的足迹,标志着长春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的具体实践。
长春非常幽静整洁,是理想的避暑胜地。这次来长春明显感受到城市面貌的新变化。以后我会多关注长春的历史和现实风貌,希望长春发展得越来越好。
——格非
今天我来到长春,就被新民大街给震撼到了。长春给人更多的印象是全中国道路上奔驰的解放牌卡车,看过的好多电影是长影拍摄的,这次来长春,人是很放松的,有一种很舒朗的感觉。长春确实是一个美好的城市。
——苏童
▲本组图源 | 长春晚报融媒体记者 王强
苏童虽然是第一次来长春,但是他跟这座城市颇有渊源,他早期的部分作品是在长春本地杂志《作家》上发表的,他给出了“凉爽”“艺术”“工业”三个关于长春的关键词。
王小王作为春京西文学季”联合发起人,她既是人民文学出版社《当代》杂志的编辑,也是长春培养出的作家,因此她对长春这座城市怀有深厚感情。此次与作家班宇等共同策划“春京西文学季”的活动,旨在搭建一个全国文学大家与长春市民、文学爱好者深度交流的平台,让更多人了解长春、书写长春故事,并通过文学的力量丰富城市生活。
作家刘庆表示长春是一座充满文化气息的城市,像一位温润的读书人,虽建城仅200余年却积淀了深厚的历史底蕴。近年来,长春的历史文化街区不断改造,旅游线路日益成熟,尤其契合当下沉浸式、体验式的旅游趋势,使城市优势更加凸显。而文学的意义在于激发美好想象、讲述动人故事,本次活动正是将“文旅+文学”相结合,通过文学创作与城市文化相融合,为参与者带来全新体验,重新认识长春、感受文学的魅力,开启一段不一样的旅程。
长春是一个值得不断被发掘、不断被发现的城市。“春京西文学季”旨在为东北这片“文学热土”注入更多活力。东北人热情豪爽的性格与凛冽的自然环境形成的鲜明反差,这种特质推动着历史发展,也值得通过文学形式让更多人了解。
——班宇
▲本组图源 | 长春晚报融媒体记者 王强
作为东北老乡,沈阳作家班宇此次重点走访了改造后的新民大街历史文化街区和北京大街西历史文化街区,在他看来,如今改造后的历史文化街区形成了历史与当下的时空“折叠”,为文学创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源泉。
此次活动不仅为文学家创作积累了宝贵素材,更通过文学的独特视角,重新发现和诠释了长春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深厚底蕴与独特魅力,为提升城市文化影响力注入了新的文学动能。
为了给长春读者创造出更多的与多位重量级作家进行文学创作与交流的机会,7月25日下午,长春北京大街西历史文化街区水系广场举行“这青春 这长春”主题文学季启动仪式,并在7月25日至27日连续三天开展文学对话和签售活动,与市民游客和广大文学爱好者面对面聊创作。
签售活动小TIPS
🎈签售活动将按分组依次上台,每人限签1本书,不支持To签,互动时间大约30秒。
🎈书籍和签售名额先到先得,售完或满额即止,为了现场秩序和整洁,禁止带礼物或零食上台,签名结束后,记得听从工作人员的指引,从指定出口有序离场。签售资格请不要转让或退换。
活动地址
北京大街西历史文化街区
(注:以上均为资料图片,文中内容仅供参考。活动实际情况、开始时间、游玩咨询、最终解释权等以主办方发布为准。)
◆来源:长春文旅
编辑:孙懿辞
初审:梁爽
复审:曹光宇
终审:臧立
发布于:吉林省配资安全配资门户,网上在线炒股配资,股票杠杆正规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